找到相关内容140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现代佛教教育中教材的重要性——从“藏要”谈到“大藏经选要”

    痛苦烦恼、获得幸福快乐的理论和方法,只有了解其理论、实践其方法,才能真正受益。但纵观现在的学佛人中,只有一部分能做得到,许多人仍然以民间信仰和神权宗教的观念来理解佛教,停留于祭祀祈福的外层次,这与佛法以自力、为主的理念大相径庭。由此说来,佛法的真正要义还不算普及。 佛陀的言教都记载在佛教典籍的汇编“大藏经”中,要明白佛法的义理,必须要读懂大藏经。某些外教只要求信徒阅读若干圣典、把握...

    王联章

    |现代佛教教育中教材的重要性——从“藏要”谈到“大藏经选要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5373648.html
  • 不需花钱可修的大福德

    持戒比起来,持戒的功德大。曾听过做一千件好事,不若与一人解怨类似的话,持戒是防非止恶,是,修种种布施供养是外,求人不若己。若学佛人受持八关斋戒,一日一夜,可得60万世不愁吃穿的果报,来生可生...不孝父母,而修庙拜佛做种种供养,没有功德,二亲就是佛菩萨,放着这么好修积福报的好机会我们不做,而向外驰,错误了。家中就有佛菩萨,我们赶快回头,在家中广修供养,孝亲最神! 第二是戒邪淫。这方面各位大德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1376690.html
  • 惠能的佛教革新在中国佛教史的意义

    “涅槃佛性说”便把心外佛变成心佛。禅宗就是看中了这一点,加以吸收改造。《坛经》说:“人即有南北,佛性即无南北。獦狚身与和尚不同,佛性有何差别?”“菩提只向心觅,何劳向外玄,所说依此修行,西方只在...者,所在处并皆一种。心但无不净,西方去此不远;心起不净之心,念佛往生难到。”强调“净心”,提倡于“自心”,反对向身外寻求,从而变心外佛为心佛。   惠能的佛教革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。首先,他...

    湛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52481787.html
  • “哲学与宗教——人生的价值和意义”学术报告会纪要

    道家颇有研究的李远国研究员说,道家主张通过自身(即强调自身修养),以达到返朴归真、回复自然状态的境界。   谈到哲学与宗教的关系,钟老先生认为,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目的,即解决人生的一个究竟,即解决...

    刘兴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93582543.html
  • 不需花钱可修的大福德

    戒的功德大。曾听过做一千件好事,不若与一人解怨类似的话,持戒是防非止恶,是,修种种布施供养是外,求人不若己。若学佛人受持八关斋戒,一日一夜,可得60万世不愁吃穿的果报,来生可生天上,若求生...一般人周到、圆满,能得大福报,若人不孝父母,而修庙拜佛做种种供养,没有功德,二亲就是佛菩萨,放着这么好修积福报的好机会我们不做,而向外驰,错误了。家中就有佛菩萨,我们赶快回头,在家中广修供养,孝亲最神!...

    苇度

    |命运|福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12025088380.html
  • 心不附物 是真修行

    仍然有许多的烦恼。因为佛学是的,所以真正的修行,必须在心性上下功夫;因此,我们念佛人必须从内心生起至诚想、惭愧想,如此念佛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。所以佛说:「三界皆苦,我当安之。」其实一个佛号就能安...

    宽运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1491817.html
  • 儒与禅:杨慈湖心学与佛家思想的关系

    基础之上,他认为,不仅不可外,也不能,因为亦有强求之嫌,也就是说,他连“”、“为”本身也给否定了。他说:  心无质体,无限量,而天地范围其中,万物发育其中矣。此无俟乎辩析而知之本如此也。自觉...一己之私的“大我”。在此基础上,对“心”与“万物”以及“万理”、“万化”之间的关系从本体论高度作了说明,指出它们也构成了同质异称的关系。最后,杨慈湖的超越还在于,提出了“放心”的方法。他说:“当知夫...

    王心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2341309.html
  • 慧能无相戒法及其在南宗禅法的意义

    千百亿化身,汝之行也。”这表达了同样的思想。  慧能认为,三身佛就在众生自己的心中,我们只要向自己的本性、本心中反省,就能认识到自性,“识心见性”,就能成佛。这与《大乘起信论》的思想是一致的,都强调在众生自己的心中认识,成就三身佛。佛的三身就在众生自己的心中,只要众生返观内照,从心中反省,自己就能实现和成就佛的伟大人格,自己也就是佛了。  所以,慧能禅法的心是念念不断、念念无住的当下现实之心...

    若 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2144444.html
  • 永明延寿大师至圆至顿的最高成佛论——殊胜超绝的最高成佛法门

    回归本性,只有修心,别无二路。许多修行者不明此理,长期停留在心外求法上,执着于一些跑山、跑庙、烧香、磕头、放生、捐钱、印经书等方面。虽可积累一些功德福报,但仍是外围功勋。它的作用是正修前的一种熏陶...回归之路。由于生生世世已经养成了向外寻找的习气,因此,总以外为道,反而背道。形成了回归本性的障碍,欲求反已离道远。这就是自心与心外求法之别。  修行者既然承认“境由心生,境随心转”之理,就不要把...

    净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0455055.html
  • 永明延寿大师至圆、至顿、殊胜、超绝的最高成佛法门

    都可称为外道。  内外虽是修行的不同阶段,无好坏之别,但要识得真我,回归本性,只有修心,别无二路。许多修行者不明此理,长期停留在心外求法上,执着于一些跑山、跑庙、烧香、磕头、放生、捐钱、印经书等...,但由于那个佛种的程序还保留在阿赖耶识中,因此,生生世世总在找一条回归之路。由于生生世世已经养成了向外寻找的习气,因此,总以外为道,反而背道。形成了回归本性的障碍,欲求反已离道远。这就是自心与...

    净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0757873.html